什么是企业行政处罚?处罚方式有哪些?如何消除行政处罚记录?
企业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当事人实施行政处罚的特别行政行为。 类别包括:警告、责令改正、举报批评、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等。
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出现了违法违规的现象,作为执法机关就会对违规的企业进行处罚,行政处罚的处理方式是根据所犯错误的严重程度来决定,行政处罚的决定书在两个月内会送达。
对企业的行政处罚方式包括以下六点。
(一)警告、通报批评;
(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
(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
(五)行政拘留;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企业在得知自己被行政机关处罚后,常会手忙脚乱,特别是下面的办事人员,由于对法律知识与社会经验的积累不足,在面对行政机关做出行政处罚时,心慌,没有任何应对的措施,想到的就是尽快交罚款了事。面对合法有据的行政处罚,企业往往基于社会影响、公私对抗地位悬殊的弱势心理不再申辩,选择全额缴纳罚款。但事实上,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企业还有一次救济或减小损失的机会,即请求减轻处罚。
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所以企业在遇到行政处罚时,应当积极向行政机关了解具体的处罚依据、事实与理由,与实际情况不符时要及时提出申辩,进行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不要在犹豫中错过时效,也可以配合机构完成申诉。